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醫(yī)院信息 > 健康教育
醫(yī)院動態(tài)
 
通知公告
新聞動態(tài)
院報專欄
 
 
聯(lián)系我們
 
地址: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(qū)梁湖街道大元路66號
 
健康教育
成語“如法炮制”來源于中醫(yī)藥專用名詞
【字體: 】【2021-07-30】 【作者/來源 紹興市上虞區(qū)中醫(yī)醫(yī)院】 【關(guān) 閉
 

成語“如法炮制”來源于古老的中藥加工專用名詞“炮制”,常常被用在生活和工作中,表示按照現(xiàn)成的方法去做事,略帶按部就班、無所創(chuàng)新的貶義。但是,真正了解中藥嚴格的炮制要求后,才知道這里面包含著中華民族偉大智慧,是生活的藝術(shù),哲學(xué)的藝術(shù)。

中藥炮制歷史悠久

中藥炮制通過制其形、制其性、制其味、制其質(zhì),來改變藥物的四氣五味、升降沉浮和歸經(jīng),以適應(yīng)不同證型疾病的治療。我們?nèi)粘5结t(yī)院或者藥店買的中藥,一般都是經(jīng)過炮制的中藥飲片,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中藥炮制的神奇。

早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就有了中藥炮制技術(shù),并世代傳承至今。中藥炮制有嚴格規(guī)范,包括炮制用的材料、工藝、流程等,必須嚴格遵守,否則藥性就會大打折扣。千萬別小看“如法炮制”,它對保證藥材療效和質(zhì)量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中藥炮制有多方

中藥炮制方法很多,有炙、煨、焙、煅、煮、淬、炒等方法。其中炙法可分酒炙、蜜炙、醋炙、鹽炙、姜炙、油炙等。每一種炮制方法都是中醫(yī)藥經(jīng)驗的總結(jié)。

生地黃通過酒炙之后就變成熟地黃,藥性也由清熱涼血變成甘溫補血了。所以,在藥方中看到熟地黃,一般是補血用的,看到生地黃,就是去火用的了。以酒一炙,地黃藥性竟來了個大轉(zhuǎn)變。

黃連是治療脾胃病的常用中藥,本來性味苦寒,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,但通過用姜炙后,藥性就變得溫和了,脾胃虛寒的患者也可以放心應(yīng)用。

酸棗仁飲片一般都是用文火炒制過的酸棗仁。因為炒酸棗仁性偏溫補,長于養(yǎng)心斂汗,對氣血不足、膽虛不眠者效果較好,而生酸棗仁性平,主要對心火上擾、虛煩驚悸者較好。

甘遂有毒,不能內(nèi)服,但通過用醋炙之后,就能解掉甘遂的毒性,變成治療便秘和腹水的良藥。半夏本身也是有毒的,用生姜榨汁,兌水,然后把藥材倒入姜汁進行炮制,變成姜半夏,就可降低毒性,變成常用的止嘔良藥了。許多生用有毒的中藥,都是通過規(guī)范的炮制,使之減毒或無毒,起到治病作用。

更為有趣的是,一些中藥經(jīng)過炮制,改變了中藥的治療方向。比如大黃本來是攻下通便,治下焦疾病的中藥,通過酒炙后,借酒的發(fā)散作用,就變成治上焦疾病的藥了,目赤上火用酒炙大黃效果非常了得。再如肉豆蔻油脂量多,生用會引起腹瀉,加滑石粉炒之后,降低了油脂量,肉豆蔻便具有了止瀉的作用。

還有一些藥材是應(yīng)疾病治療的需求,給予不同的火候來炮制,以達療效的,中醫(yī)說“逢香入脾”,把藥材炒香可以健脾;如山楂神曲等健胃消食類的藥材需要炒焦;如梔子地榆艾葉等用于止血時,就需要炒煳成炭才成達到效果。地榆炭治便血,梔子炭治鼻腔出血,艾葉炭治療月經(jīng)過多。

通過對中藥炮制的了解,更能深刻理解成語“如法炮制”的寓意,某些時候,不如法炮制還真不行。

 
 
纳雍县| 任丘市| 通化市| 长沙县| 新化县| 水富县| 宿州市| 金沙县| 新兴县| 徐闻县| 济阳县| 紫金县| 无棣县| 樟树市| 台山市| 额尔古纳市| 大安市| 溧水县| 边坝县| 木兰县| 射洪县| 旌德县| 延长县| 泰宁县| 宁南县| 扎赉特旗| 乡城县| 阜新市| 自贡市| 岳阳县| 泾川县| 庆阳市| 江孜县| 新民市| 开封县| 安乡县| 成武县| 杭锦后旗| 塔河县| 奉新县| 寿阳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