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。調(diào)查顯示,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礙或者和睡眠相關的疾病,成年人出現(xiàn)睡眠障礙的比例可高達30%。長期失眠會使大腦功能紊亂,對身體造成多種危害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。
幾種中醫(yī)簡便的助眠方法:
棗仁桂圓粥 適用于中老年長期失眠者。取酸棗仁(研成細末)、桂圓肉各15克,粳米100克,共煮為粥,早晚食用。如心肺功能不好者,可加少量百合、蓮子;脾胃不健者,可加紅棗、苡仁、山藥;肝腎不足者,可加杞子、芡實。
糖、醋催眠法 長途旅行勞累,難以入寐,可用食醋1~2湯匙,沖入溫開水1杯慢服,爾后靜心閉目,自然安眠。暴怒之后,可飲糖水1杯,即可蕩滌胸中郁火而安睡。
茶婆枕 陳粗茶泡飲后,將茶葉渣曬干,收集約500克,裝入枕心(可加入干茉莉花適量),外加枕套,制成枕頭。可清心安神治失眠。
沐浴法 每晚臨睡前,用35~45℃左右的溫水洗澡,淋浴或盆浴均可,時間為15~30分鐘,或用溫水泡腳15~20分鐘亦妙。有條件還可經(jīng)常洗溫泉浴、桑拿、海水浴、藥浴等,有益于睡眠。
靜臥放松法 對臨睡焦慮、難以入眠的人特別有效。方法是自然仰臥,雙手重疊輕置肚臍上,呼吸均勻,排除雜念并全身放松。默念“天地悠悠,身心俱松,雜念不起,酣然入夢……”也可采用數(shù)息法,以幫助入睡。
足底按摩法 臨睡前用雙手交互按摩整個腳底5分鐘,再分別按壓涌泉部位2分鐘。
對失眠較為嚴重者,還可用中醫(yī)中藥及針灸等法進行干預。中醫(yī)臨床通常有寧心安神、清熱瀉火、滋陰降火、清熱化痰、活血化淤等治則,若運用得當,效果都很好。而針灸是通過經(jīng)絡穴位刺激來貫通內(nèi)外肌體,從而達到養(yǎng)心安神定悸,使氣能化血,血能養(yǎng)心,心能藏神,則睡眠漸入佳境,同時以瀉法化痰和胃,胃和則寐安,通過腧穴疏肝理氣,平肝降火,寧心安神,以解胸中抑郁。補瀉兼施,滋陰降火,使腎氣充實,陰陽平衡,鎮(zhèn)心安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