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(jié)日,摘不下那頂燕尾帽
——監(jiān)護室:陳飛
新春佳節(jié),街頭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(jié)日氣氛,人們盡情享受著走親訪友、與家人團聚的快樂,而在我們的重癥醫(yī)學科(ICU)病房里,緊張與忙碌依舊。
“我們這里沒有過節(jié)的概念,也沒條件過節(jié)。”這是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。除夕之前,內科、外科病房的普通患者都會早早打算出院、回家過年,僅留值班的醫(yī)務工作者就夠了。但我們ICU患者都屬于危重病患者,所以需要值班護士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邊,任何時候都要讓患者保持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,一旦出現(xiàn)緊急狀況便第一時間通知醫(yī)生進行救治。護士從這個床位跑到那個床位,吸痰、翻身、鼻飼流質;抽血、換藥、進行各種監(jiān)測;還要擠出時間在重危單上正確記錄。雖然動作麻利,健步如飛,但是還是來不及繁重的工作。護理人員個個面容憔悴,疲憊不堪。護士長因疲勞發(fā)生耳聾,但是她放棄了休息,堅持在工作崗位上。今年,我們在不增加工作人員的基礎上,由原來的八張床位增加到十張,辛苦、忙碌,可想而知,但是全體工作人員自覺放棄休假、加班加點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,把病患、工作放在第一位上。
除夕夜,煙花鞭炮響徹夜空,在家里大家肯定是圍坐觀看春晚。病房里9位患者,2位值班護士,按往常一樣治療、監(jiān)測生命體征、記錄病情變化……每2小時給患者翻身一次,每次都要花費近1個小時;不定時給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吸痰,降低他們的肺部感染率,預防窒息;給大便失禁的患者及時擦拭糞便。23點病房打來會診電話,童奶奶誤吸需要緊急氣管插管,于是,調整床位、接收患者、氣管插管、留置導尿、靜脈輸液……待童奶奶生命體征穩(wěn)定,接收護士下班已是凌晨4點。
正月初一,大家來不及互道新春祝福,就早早投入到護理工作中,護士長來幫忙了,值班護士長也來幫忙了,大家為得都是及時有效的完成治療、護理。
我科年輕媽媽三個月的產(chǎn)假還未結束,因一位同事被派遣到紹興ICU,護士長與之商量后,她一口答應,自愿放棄產(chǎn)假,第二天就來上班了。在這崗位上,我們必須要放棄我們所有的休息時間來為更多的患者服務。
ICU病房里沒有喜慶的紅色裝飾物,有的只是潔白的病床以及各種監(jiān)護儀器,醫(yī)護人員則保持緊張狀態(tài)。只有當個別患者在昏迷中短暫清醒過來時,我們才會湊近耳旁送上新春的祝福:“新年快樂!早日康復回家過年!”而這,也是我們唯一能夠感受到春節(jié)“痕跡”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