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越來越熱,細菌也開始“活躍”起來。夏季是細菌性腹瀉的高發(fā)期。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細菌性腹瀉的那些事兒,讓大家在夏季遠離“病從口入”的煩惱。
什么是細菌性腹瀉?
細菌性腹瀉是由細菌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一組常見腸道傳染病,同時還可能伴有腹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發(fā)熱等癥狀。病例一般散發(fā)出現(xiàn),但也經常出現(xiàn)暴發(fā)事件。
常見的病原菌包括致瀉性大腸埃希菌、沙門菌、彎曲菌、副溶血弧菌、志賀菌、霍亂弧菌等。
細菌性腹瀉是怎么傳播的?
細菌性腹瀉主要通過食用污染的食品、水而傳播,有時因人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傳播。蒼蠅、蟑螂等昆蟲也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哪些情況容易“中招”細菌性腹瀉?
生食海鮮、砧板生熟混用、隔夜剩飯未充分加熱、飯前便后不洗手等情形都會讓我們更容易“中招”。兒童、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被感染,而且癥狀更重,需要特別警惕。
預防細菌性腹瀉有哪些方法?
通過構建四道防線,可以降低感染細菌性腹瀉的可能。
飲食安全
食物要充分煮熟,尤其是海鮮、肉類,中心溫度要達到70℃以上。
食品制作和存放時都要注意生熟分開。
食物冷藏溫度應保持在4℃以下,儲存時間不宜過長,食用前熱透。
避免飲用未經消毒的天然水源,比如山泉水、河水等。
個人衛(wèi)生
勤洗手,推薦七步洗手法,尤其在處理食物前后和如廁后。
環(huán)境管理
及時清理嘔吐物和排泄物并消毒,避免污染擴散。
疫苗預防
目前在國內可使用的細菌性腹瀉疫苗有限,主要有以下兩種:
rBS/WC霍亂疫苗:口服重組B亞單位/菌體霍亂疫苗,可預防霍亂及產毒性大腸埃希菌(ETEC)腹瀉,對其他病原引起的旅行者腹瀉也有一定保護作用,適用于成年人和2歲以上的兒童。
傷寒疫苗:注射用傷寒Vi多糖疫苗,用于預防傷寒,適用于成年人和2歲以上的兒童。傷寒流行地區(qū)的兒童、前往傷寒地方性流行或高發(fā)地區(qū)的旅行者等可考慮接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