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醫(yī)療信息 > 健康教育
醫(yī)療信息
 
科室介紹
專家介紹
  專家介紹
  特聘專家介紹
重點學科、專科
中醫(yī)藥政策
養(yǎng)生保健
醫(yī)療設備
 
 
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(qū)梁湖街道大元路66號
 
健康教育
煎煮中藥前、中、后有需要注意的細節(jié)
【字體: 】【2023-06-23】 【作者/來源 上虞中醫(yī)院】 【關 閉
 
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不斷加強,中醫(yī)療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和好評,中藥調(diào)理也成為了現(xiàn)代人較為常用的養(yǎng)生方式,人們在運用中藥調(diào)理的過程中也免不了煎煮中藥。怎樣去煎?在煎中藥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?

煎煮中藥前、中、后有一些細節(jié)需要注意。

煎藥前選好藥罐,以砂鍋為最好,鐵、銅、鋁、錫等金屬鍋不能用來煎藥。因為中藥所含鞣酸、有機酸等成分可與上述金屬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(chǎn)生沉淀物,使中藥有效成分減少。藥罐使用后隨時洗凈,保持清潔。煎藥以新鮮清潔的自來水、泉水為宜。經(jīng)反復煮沸或放置于熱水瓶中較久的水,也不宜作為煎藥用水。中草藥不需要清洗,但在煎煮前需要有個浸泡藥材的過程,即用冷水在室溫下浸泡。一般以花、莖、全草類為主的藥材,浸泡20~30分鐘;以根莖、種子、果實為主的藥材,可浸泡60分鐘。

煎藥時,湯劑加水量的多少,直接影響煎藥的質(zhì)量。而傳統(tǒng)的“3碗水煮成1,其實不是個科學的標準。因為不同處方的藥味多少、藥量大小各有不同,不同藥材吸水量也有不同。應以水浸過藥材面2~3厘米為佳(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藥材,水面剛好漫過手背)。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,在浸泡半小時后水位下降,可以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,再開始煎煮。煎藥火力的大小,中醫(yī)習稱火候,包括文火武火。一般先武后文,即先武火(急火)煎沸,然后改用文火(慢火),保持微沸狀態(tài)。煎藥時間,均從煮沸時算起。煎煮時間一般多根據(jù)藥物性質(zhì)而定,解表藥頭煎時間為10~20分鐘,二煎時間為10~15分鐘;一般藥頭煎時間為20~30分鐘,二煎時間為15~20分鐘;滋補調(diào)理藥頭煎時間為30~40分鐘,二煎時間為20~25分鐘。煎藥時間除上述外,還應參考藥物的質(zhì)地,如花、葉及芳香藥物煎煮時間宜短;礦物類、骨角類介殼類藥物應慢火久煎一個小時左右,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。湯劑的煎煮次數(shù),一般需煎煮2~3次。一般而言,一服中藥在煎煮兩次后,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,故以煎煮兩遍為佳。但滋補類的中藥和一些藥量較大的處方,也可以煎煮三遍。

藥湯煎煮好,應趁熱過濾倒出,不宜久置鍋中。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藥液,隨溫度下降產(chǎn)生膠凝,難以過濾,影響藥效,同時也易造成酸敗。中藥與西藥最好不要同時服用。西藥與中藥、中成藥之間可能存在藥物相互作用,建議中草藥、西藥分開服用。

熱性疾病,應禁用或少食酒類、辛辣味、魚類和肉類等食物。服解表、透疹藥,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。服溫補藥時,應少飲茶,少吃蘿卜。

 
 
兴义市| 湘乡市| 河北省| 华池县| 阿克苏市| 鸡东县| 佛冈县| 文安县| 洪泽县| 武冈市| 德阳市| 会宁县| 五大连池市| 扎鲁特旗| 肥东县| 吴忠市| 五台县| 巴林左旗| 长治县| 民乐县| 新安县| 霍州市| 花垣县| 友谊县| 张家川| 伊吾县| 嘉善县| 吉木乃县| 德格县| 临朐县| 南宫市| 武陟县| 北辰区| 湘阴县| 咸阳市| 曲周县| 梅河口市| 威海市| 宜昌市| 武穴市| 惠来县|